钱江晚报:绿城重组与分拆,四大集团新亮相

2016-07-07

2016年7月7日 钱江晚报

“7月9日,绿城将召开半年度会议,届时绿城房产集团、绿城管理集团(代建)、绿城小镇集团、绿城资产经营集团(金融)等四大集团的领导班子将全部亮相。”绿城中国总裁曹舟南向钱江晚报记者透露了绿城的重组计划。

这也意味着,在中交入主绿城一年半后,经过一系列的重组和整合,绿城开始正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。而这一重组计划,也是包括绿城创始人宋卫平、中交集团在内的各股东方反复酝酿磋商的结果。

重组与分拆

绿城组建四大集团

“重组完成后,今后在绿城不同的板块,都是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,我相信绿城会变得越来越稳健。”曹舟南告诉记者。

在中交入主成为第一大股东的一年多时间里,绿城除了在城市布局上腾挪换仓,在产品上尊重市场、推陈出新,在财务和融资上不断优化,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进行重组。

去年下半年,绿城收购绿城鼎益和绿城时代股权,成立绿城管理集团,作为旗下代建平台。近日,绿城又整合重组了蓝城的代建业务,绿城代建业务完成了内部资源的整合。

除了绿城管理集团,绿城资产经营集团也正式组建。绿城房产集团除了房产开发外,还有酒店、商业、小区会所等众多存量资产,虽然其中不乏优质资产,但由于运营短板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城的利润。“现在这些资产都从房产剥离出来,划到资产集团。”曹舟南说,“这些资产都是绿城二十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,现在正是唤醒、盘活它们的时候。”

小镇建设,是宋卫平关注的重点,也是绿城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绿城组建了绿城小镇集团,除了开发小镇项目,三四线城市的项目也将被纳入小镇集团中来。这些三四线城市的项目有相当部分体量较大,在新型城镇化的大环境下,这些大盘项目如何在小镇建设上完成各项突破和创新,是宋卫平的兴奋点,是市场的关注点,可能也是中国房产的新门类。

经过“瘦身”,人们所熟悉的绿城房产集团得以轻装上阵。“绿城去年就明确了包括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杭州、天津、南京、重庆、济南等二线城市在内的15个重点城市作为投资核心。今后绿城房产集团的业务将主要围绕这15个城市展开。”

曹舟南表示,此次重组的一大目的在于,四大集团各自的业务范围和目标明晰。“可以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。举个例子,以前让做房产开发的人来做酒店运营,能做好吗?结果酒店的运营效率一直不高。成立资产集团后,运营酒店的,就是酒店专业管理人才。”

而下周就要在香港上市的绿城服务,绿城中国将作为基石投资者,投入3.06亿港元,并将逐步增持股份。“绿城物业服务是大绿城版图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绿城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,理顺房产开发和物业服务之间的关系,可以更好地发挥绿城的优势。”曹舟南说。

绿城房产是品牌核心

代建板块要分拆上市

曹舟南说,经过重组,绿城房产品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将依旧是绿城品牌的核心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
“绿城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质和文化,包括产品的品质、服务的品质,真诚、善意、精致、完美的文化,这些是绿城矢志不渝的,也是绿城品牌的魅力所在,会在一代又一代绿城人身上传承下去。”

“瘦身”后的绿城房产集团,致力于做国内最优秀的房企,这意味着绿城除了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,还要追求“性价比、高周转和高毛利”,既让绿粉满意,还要让股东满意。这显然对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“产品线上,高端产品、中高端产品、保障/安置房各占20%、60%和20%。高端产品是绿城的江湖地位所在,所以像潮鸣这样的地块,即使楼面价破50000元/m2我们也会拿。这样的产品利润未必高,却是绿城最好的品牌形象。比例最大的60%,是充分尊重市场定位的高性价比产品,与周边其他房企产品价格相似,品质却更出众,形成强大竞争力。剩下的20%,则体现了绿城的社会责任感,让收入不高的老百姓也能住上绿城造的好房子。”曹舟南说。

绿城与蓝城代建业务合并后,绿城管理集团旗下的代建项目已多达160多个,是国内代建市场绝对的王者。“因为绿城良好的品牌效应,也因为代建团队不懈的努力,绿城管理集团的发展态势非常良好。”曹舟南认为,房地产对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,未来不是有钱就能进行房产开发,“投资和开发分开,投资方拿了地,由专业的开发商来代为开发。绿城管理集团就是要扮演这个最专业的角色。目前绿城代建已经进入平台化的4.0时代,建立起了专业壁垒。”

绿城代建业务的迅速扩大,将帮助绿城中国提升净利率水平,同时还准备分拆上市。“下半年完成股改,争取2018年上市。”曹舟南说。

四大集团中,绿城资产经营集团所扮演的绝对不仅是盘活绿城资产的角色。“资产集团将在上海自贸区注册,注册资本50亿元”,仅凭曹舟南的这句话,就嗅得出绿城资产的雄心。

“绿城资产的主业将是金融。譬如目前盈利状况较好的五六家酒店,就将尝试打包由REITs(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)持有。”而这仅仅是开始,绿城资产经营集团承担的任务,是打造绿城中国旗下的拥有全金融牌照的金控集团,将金融和地产相结合。

绿城小镇集团,则寄托着宋卫平的梦想。“小镇项目基本围绕着人口稠密的城市,离市区约45~60分钟车程。生命链齐全的产品与服务是绿城的独有优势,在这些小镇,房价不高,但业主愿意为优质的服务埋单,利润从服务中来。”

与中交分工明确

宋卫平核心地位不变

7月9日,绿城将召开半年度会议,绿城四大集团及其管理团队将正式亮相。这四大集团彼此没有隶属关系,都是绿城中国旗下的全资子公司。

四大集团的组建,让绿城的优秀人才有了更多的平台选择,而在行政职能部门,则精简了冗员。

与万科创始人王石和央企大股东华润目前的剑拔弩张不同,绿城在混合制企业发展路上走得较为顺畅。创始人宋卫平和中交方面彼此尊重,分工明确。

本次重组,充分融合了央企、港企和民企各自的特点和优势,各展所长,形成了相对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,尤其中交的各项优质资源注入,在将绿城中国打造成中国最具示范意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之路上,助力巨大。

宋卫平作为绿城中国董事会联席主席,由始至终都是绿城的灵魂,是绿城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今,他将重心转到了蓝绿双城的小镇建设,以及蓝城的农业、养老等利于民生的产业,特别是在绿城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,以及品牌文化建设上,依旧是绿城的核心。

被誉为房产创新领头羊的绿城,还会有更多令市场惊艳的产品吗?一分为四,“一体四翼”的绿城,能飞得更高更远吗?